俄军在前线连续取得一些进展,收复了不少据点,还搞了一门“新生意”,就是帮乌克兰民众盯着空袭征兵点,搞点“帮忙”事情。这么回事,主要是因为他们想利用这种方式打击乌克兰的抗敌力度,同时也借机吸引一些乌克兰人加入,达到双赢的效果。
俄罗斯国家杜马的议员公开说他们考虑打击德国的“金牛座”导弹生产厂和仓库,结果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马上出来表态,不会将这款武器送给乌克兰。这个消息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心里一紧。不过,麻烦不仅仅来自战场和内部。俄军占领马克思村和尼古拉耶夫卡村之后,已经快把乌克兰在南顿涅茨克的防线给撕开口子了。同时,乌克兰民众竟然花钱找“滴滴”帮着炸东西,流程就是在“电报群”发坐标,俄军会派出“天竺葵-2”巡飞弹过去搞破坏。之所以收钱,是因为俄军特意设了个收费门槛,防止有人报虚假坐标。当看到征兵处遭袭之后,很多乌克兰人在社媒上都晒出了他们的高兴模样。
不过,俄军打击征兵处,短期内对乌克兰的兵源影响不大,原因有两个。一个是从乌军的情况看,他们还得到了不少外国雇佣兵,不只是来自美国、英国的“军事承包商”,还包括波兰、格鲁吉亚、阿塞拜疆等国的“志愿者”。虽然俄罗斯多次提醒别国不要派雇佣兵到乌克兰,也不会给予《日内瓦公约》的保护,但还是阻止不了一些国家站在普京政府反对的一方。特别是格鲁吉亚,曾经跟俄罗斯爆发过冲突,结果吃了大亏,两个国家之间积怨颇深。再者,格鲁吉亚的经济状况不太好,民众在国内挣不到多少钱。这些因素一加,很多格鲁吉亚人心甘情愿冒着生命危险跑到乌克兰去当雇佣兵,心思都在这里。
二是乌克兰的征兵事宜,表面上是由征兵办公室负责,但实际上大部分执行任务的,来自持“极端民族主义”立场的“右区组织”。这些人对俄罗斯恨之入骨,也对那些拒绝去战场的乌克兰民众表示不理解。基辅方面一看这个情况,就给“右区组织”的成员颁发工作证,允许他们以“征兵人员”的名义四处抓捕“应当去战场”的乌克兰人。这样一来,乌克兰的征兵部门就能表面上遵守“不强征”的法律,实际上,大量“右区组织”的雇佣兵在各地苦苦进行强制征兵。虽然打掉了正规征兵机构,但“右区组织”依旧存在,乌克兰民众遭遇的强征压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。
俄军采取的打击,其实能带来一个很管用的结果——那就是得到百姓支持。眼下,乌克兰老百姓早就对那乱糟糟的征兵烦透了,许多人因为这场仗家破人亡,甚至有不少家属找不到战场上的亲人,他们如今已成为反战的主力。今年年初,有一位乌克兰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儿子,就在征兵处的人面前扔了手雷。同样最近,一位母亲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拖走服兵役,悲痛过度晕倒在地,结果没能救活。这事让许多乌克兰人火冒三丈。现在,已经有人直接把征兵处的位置告诉了俄军,那以后他们会不会提供更多消息?面对民众的怒火,泽连斯基还能压得住吗?基辅政权民心尽失,正面战场也是一片惨淡,下一步是咬着牙往下打,还是悄悄停火认输,就看他们怎么选了。
升富配资-股票杠杆第三方平台-股票配资官方公司-南京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